近年来,东至县龙泉镇将建好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打通联系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有效手段,打造“倾听泉音”特色品牌,在吸引群众“常来”,保证代表“常在”,推动实事“常办”上进行大力探索与实践,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。
完善联络站功能,吸引群众“常来”。
“这里经常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收集民意,如座谈会、意见征集会、法律咨询服务等,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。”龙泉镇古楼村村民陶顺姣高兴地说,“我们再也不怕找不到人大代表反映问题了,因为在这里,我们总能找到倾诉的渠道,得到及时回应。”
在龙泉镇古楼村人大代表联络站,站点建设标准化卓有成效,群众接待厅、代表议事厅、代表课堂等一应俱全。群众接待厅墙上,张贴了人大代表接待日安排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进度表等;桌上,一本本厚厚的接待群众登记表上,详细地记录了代表与群众间的良性互动。
据了解,龙泉镇先后投入2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镇人大代表联络站,实现14个村和1个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全覆盖,全镇市级代表2人、县级代表12人,镇级代表60人全部进站履职。通过联络站的建设,把人大代表组织起来,把力量凝聚起来,广泛收集社情民意,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全覆盖,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见效。
常态开展活动,保证代表“常在”。
“我们常常利用村民傍晚闲暇时间,通过人大代表引导、乡贤能人带头、村民群众主动的形式,围绕党的政策以及民生实事等内容,‘零距离’收集村情民意,建立问题清单、责任清单、反馈清单,及时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。”龙泉镇人大代表曹文琦说道。
为了确保选民的声音能够及时传达并得到有效处理,龙泉镇曹村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实行常态化接待选民制度。每月18日被定为人大代表选民接待日,驻站人大代表统一编组入站,面对面倾听选民的意见和建议。此外,还创新开展“人大代表联络站+庭院夜话”特色工作,走出了一条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近距离、常态化联系的好路子。
今年以来,龙泉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开展集中学习、专题讲座、交流履职体会等活动10余次,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。驻镇人大代表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依托,积极参与人大代表“全员进网格 服务心贴心”工作,实现189个村民组全覆盖。代表们时刻关注网格内群众诉求,倾听群众呼声、及时收集民情民意,工作过程中落实“代表亮身份”制度,把身份亮到基层亮到选区,方便群众找到代表,便捷反映社情民意。
尽心服务群众,推动实事“常办”。
“三源有多个转弯路口与沟壑相连接,存在交通安全隐患,希望可以增设护栏。”
“新屋王家老桥已坍塌半边,存在安全隐患,盼望可以尽快修复。”
“高林地处山区,部分村级道路还没有安装路灯,村民晚上出行不便,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加装路灯。”
龙泉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,组织本站人大代表通过联络站“坐诊”接待群众、入户“出诊”走访群众,进村“巡诊”发现问题,深入调研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,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,汲取群众破解难题、化解矛盾的智慧和办法,并形成群众建议、代表建议助推问题解决,推动解决群众身边“增设防护栏”“桥面修缮”“加装路灯”等民生微实事,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。
下一步,龙泉镇将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,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,履职尽责、服务大局、争做表率,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,推动人大工作迈入新台阶。(章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