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”车间助力“大”扶贫 —记东至县人大代表、安徽尧舜智能袜业公司董事长 高逢满脱贫攻坚先进事迹

来源:东至人大信息网 发布时间:2021年08月18日 点击数:

“三条岭”是尧渡镇高岭、低岭、蔡岭的统称,也叫“徐村三条岭”。由于地处深山,交通闭塞,三条岭上民众原来的生活十分贫困。八年前,高逢满选择在这个穷山窝建起了第一家扶贫车间,20位村民和5位贫困户在这家扶贫车间实现了就业。

在扶贫车间上班的尧渡镇徐村村村民黄芝腊说:“2012年村里开了厂后,我就在这里上班,既能挣到钱,还能带小孩,蛮开心的。” 

出生于尧渡镇黄泥村的高逢满,是东至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、安徽尧舜智能袜业公司董事长。多年前,在外创业小有成就的他,为了带领乡亲致富,决定返乡创业,回报桑梓。自2011年8月成立东至县怡翔针织有限公司后,2014年在东流工业集中区成立了安徽双怡针织有限公司,2016年通过资产重组,成功收购原东至玩具总厂,成立了安徽尧舜智能袜业有限公司。目前,三家公司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针织袜机1600台,年生产能力达1亿多双,初步形成了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科研于一体的专业针织袜类集团雏形。公司生产的运动袜、休闲袜、棉袜等各种款式的产品,畅销国内外,带动家乡1300多人稳定就业。 

怎样才能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?怎样做到精准扶贫?高逢满也曾思考。经过调查研究,他决定创办扶贫车间,就近安排贫困群众就业。为使扶贫车间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,高逢满主动与县政府相关部门沟通,同时听取乡镇意见,有计划、分步骤的进行布局、选址、建设和运营。

高逢满告诉小编:“扶贫车间采取企业出资一批、领办项目者筹集一批、有意从事袜业创业者自筹一批的办法,通过多方融资,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,新建扶贫车间42家,涉及县内15个乡镇,解决700余人就业。其中,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人数近百人,人均月收入超2000元以上,实现了当年就业、当年脱贫的目标。”

家住尧渡镇东山村竹棵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雪纯,是一位聋哑人,不善与人交流,父亲早世,母亲带着他兄弟2人艰难度日。在扶贫车间上班后,王雪纯不但能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,性格也变得开朗,母亲每每看到他上班快乐的样子,高兴得连连点头。 

官港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周英豪,腿部有残疾,上有七旬父母,下有上大学的孩子,家境十分贫寒。后被镇领导动员到袜业扶贫车间就业。他和妻子经过培训,进步很快。第一个月他的妻子拿到了4100元工资,他自己也拿到了2300元的工资。夫妻俩十分感谢企业给他们家带来脱贫致富的希望,周英豪说:“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工作,用实际行动回报党的脱贫政策。” 


打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