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没有激动人心的豪言,只有一颗对党和政府的赤诚之心。十几个春秋,扎根农村无私奉献,多少个寒暑,镇守基层默默耕耘,留下了一连串坚实的脚印。他就是池州市四届人大代表、东至县大渡口镇新丰村党总支书记胡孔舟。
日夜奋战,夯实脱贫基础。为实现早日脱贫致富目标,胡孔舟带领村“两委”将全村划分为六个片,实行分片家访、挂图作战,宣讲扶贫政策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。对每个片区的贫困户和边缘户实行重点访、一般农户实行普遍访,白天下组入户,晚上填表汇总,村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,总能看到他的身影。几年来,通过日复一日的走访、谈心,对于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他都熟记于心、如数家珍。“有什么困难,随时找我。”这是他入户遍访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2018年,新丰村扶贫专干离职,新人不懂业务导致扶贫工作出现断档,他主动接下扶贫专干的担子,在抓好本职工作之余,经常加班整理扶贫档案、力求将档案归档精细化。在疫情防控期间,胡孔舟一手抓疫情防控、一手抓扶贫工作。他带领村“两委”分成两组,3天内走访了全部贫困户,了解春耕备耕和外出务工情况以及贫困户的困难和需求,及时帮助解决相关问题。
理清思路,定准脱贫措施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。要因地制宜,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。”2018年,再次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的胡孔舟,深刻认识到要让新丰村的贫困户脱贫致富,必须牢牢抓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,谋划一条扎根贫困户心中、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路子,把“输血扶贫”转化为“造血扶贫”。一开始打算引进规模化的露天蔬菜、优质水稻等特色种植时,很多群众尤其是贫困户都对未来的市场收益和销路持怀疑态度,并不愿意尝试。针对这一问题,一方面,胡孔舟每天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挨家挨户耐心做宣传动员,还先后组织贫困户代表和党员代表到外地开拓眼界,提高他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。另一方面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通过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,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。
建档立卡贫困户胡志宽,因病致贫,勤快上进、肯学敢做是他的优点,因要照顾生病的女儿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,胡孔舟得知情况后,主动上门找他深谈发展种植产业,经过耐心劝说,胡志宽点头答应。说干就干,胡孔舟立马着手帮他联系流转本村闲置土地并签订流转合同,第一批流转153亩种植优质水稻。考虑到胡志宽种植不懂技术,他便联系镇农技站的专业人员对他手把手技术指导,从育秧选苗、到春耕播种再到防虫防草,事必躬亲,第一年就产生了收益。有了前面成功的经验,胡志宽干劲越来越大,今年流转土地扩大到320亩。目前,新丰村,露天蔬菜和优质水稻已发展4000余亩,累计帮助2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。
用心帮扶,引领脱贫致富。“胡书记到我们家开展扶贫帮扶工作三年了,我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,儿子女儿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,家里添置了全新的家具家电,生活越来越红火,越来越有盼头了。”大渡口镇新丰村精华组贫困户朱云标提到村书记胡孔舟,总是竖起大拇指称赞道,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
2015年因突发前动脉瘤住院,导致家庭境况急转直下。妻子赋闲在家,两个儿子刚刚毕业没有工作,小女儿还在读大学,家中顶梁柱突然倒下,将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压得喘不过气来,小女儿甚至有了辍学的打算。得知情况后,胡孔舟跑前跑后帮忙联系医院,多次入户入院探望,当年通过民主评议,给予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,并通过“351”健康脱贫政策,帮他减免了大部分医疗支出。同时,他多方联系,帮助朱云标两个儿子到沈阳顺利就业,帮助他读大学的小女儿申请了国家助学金,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资助。通过治疗,朱云标的身体状况较为好转,如今,全家均实现稳定就业,年收入6万余元,儿子还谈了个女朋友,生活越过越好,2019年顺利脱贫。
一鸟高歌,引来百鸟和鸣;一马当先,赢得万马奔腾。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,产生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应。2019年新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235人全部实现脱贫出列。胡孔舟也因此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好书记。
如今,崭新的村为民服务中心、亮堂的三面光水渠、智能的太阳能路灯、一条条平坦的进村入户硬化路……这些新面貌的出现离不开胡孔舟的辛勤付出。他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、人大代表心系困难群众,甘于献身扶贫事业的实干担当精神,他不仅是群众的好书记,更是大家可以信赖和依靠的“家里人”!